太白神信仰與太白廟
太白山宗教文化資源相當豐富,涵蓋了道教、佛教、民間信仰和天主教等宗教類別。太白山宗教文化是依山形成的區(qū)域性宗教文化圈,其最早起源于對太白山神的信仰,后來在此基礎(chǔ)上逐漸形成了以民間信仰為底色,融儒釋道和天主教等各種宗教文化于一體的多元共生的宗教文化生態(tài)。
太白山宗教文化最早是以太白神信仰為淵源形成的民間信仰文化,后來隨著歷代朝廷晉封和祭祀,使其逐漸具有了官方色彩。道教文化進入太白山后,逐漸成為太白山的主體性宗教文化,而且為太白神信仰的鞏固和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佛教文化的進一步加入,使太白山宗教文化的形式更加多樣,內(nèi)容更加豐富,中國傳統(tǒng)的儒釋道三教文化均在此落地生根。再后來天主教文化的出現(xiàn),突破了儒釋道三教文化長期互融共生的狀態(tài)。如此一來,太白山最終形成了儒教、道教、佛教、天主教、民間信仰等多種宗教文化共融一山的獨特宗教文化現(xiàn)象。
(一)太白山與太白神
太白山位于關(guān)中中部眉縣、武功以南的地區(qū),橫跨太白、眉縣、周至等三縣,是秦嶺山脈的主峰所在。最高峰拔仙臺海拔3771.2米,是我國青藏高原以東的第一高峰。太白山險峻幽美,歷代文人吟詠不絕。李白曾在《古風五十九首》中贊道:太白何蒼蒼,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爾與世絕。韓愈《南山詩》云:西南雄太白,突起莫間簉。藩都配德運,分宅占丁戊。民國時期國民政府監(jiān)察院長、書法家于右任在《太白山紀游歌》稱太白山:“高踞西北雄且尊……太華少華如兒孫”。
太白山氣候復雜,從山口到山頂依次分布著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等五個氣候帶,由于氣象的垂直分布,因而形成了五個自然氣候林帶,加之山勢險峻,人跡罕至,山頂氣候寒冷“冬夏積雪,望之皓然”,故名太白山。因山頂積雪常年不融,民間素有“太白積雪六月天”的說法,太白積雪也被譽為關(guān)中八景之一。
(二)太白神信仰的歷史衍變
太白山神信仰是太白宗教文化形成的源頭,因此,太白山神到底是誰或者是怎樣的形象,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但從目前的各種資料來看,這一問題卻又有各種不同的答案。從現(xiàn)有的史料和民間傳說來看,被奉為太白山神的
對象因歷史時期不同而有所變化。較為流行的說法有太白金星、周太王三子(泰伯、仲雍、季歷)、不食周粟的
伯夷叔齊和周賁、神應公、谷春、崔浩等。對于太白神是到底是一位還是三位,也有不同的說法。下面將不同
時期關(guān)于太白神的不同說法予以歸納整理,簡要介紹。
1、 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是對太陽系中接近太陽的第二顆行星“金星”的神化?!妒酚?middot;天官書》云:
“察日行以處位太白”。金星與木、土、水四星等構(gòu)成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重要星宿系統(tǒng),被認為是天帝周圍最
重要的五位助手,所謂“水、火、金、木、鎮(zhèn)(土)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唐杜光庭《錄異記》記載:
“金星之精墜于終南圭峰之西,因號為太白山。其精化為白石,狀如美太焉,時有紫外線氣覆之。”封太白金
星為太白山山神。李渾更言其在太白山遇太白老人授以玉版,這位太白老人,正是太白金星。后來道教將太
白金星納入了神仙系統(tǒng),就使得太白神信仰自然進入了道教文化體系。
2、伯夷、叔齊、周賁
伯夷叔齊是商代末年孤竹國君的兒子,《史記·伯夷列傳》記載:孤竹國欲傳位于二兒子叔齊,國王死后,
太子叔齊堅持讓位哥哥伯夷,伯夷以父命難違為由拒絕。為了讓弟弟叔齊安心繼承王位伯夷選擇了出逃,
叔齊則認為廢長立幼不符合禮制也逃跑了。兄弟二人相遇后到了西岐。武王姬發(fā)伐紂,二人叩馬而諫,
認為武王伐紂為不忠不孝之舉。后武王滅商殷建立周朝,伯夷、叔齊認為自己是商朝子民而拒食周粟,
他們和同來的周賁元帥一起餓死在首陽山。西周政治家、軍事家姜太公認為三人是至仁至義之士將他們封
為太白山神。
3、谷春 酈道元《水經(jīng)注》記載:“(太白)山上有谷春祠,櫟陽人,成帝時病死而尸不寒,后忽出櫟南門及光門上, 入太白山,民為立祠于山嶺,春秋來祠中止宿焉。山下有太白祠,民所祀也。”《大明一統(tǒng)志》載:“鳳泉廢縣, 在眉縣東南。”清《眉縣鄉(xiāng)土志》載:“鳳泉宮在縣東南三十里,鳳泉城內(nèi),亦隋時置,唐時皇帝多次沐浴鳳泉湯, 封谷春為太白山神。”另據(jù)清乾隆《眉縣志》記載:“谷春,櫟陽人。漢成帝時為郎,病死尸不冷,三年。家已 發(fā)喪,行服。不敢下釘。三年更著冠幘,坐縣門上,邑中大驚。家人迎之,不肯歸。發(fā)棺有衣無尸。凡留三宿, 又止長安橫門,人知追迎,復去太白山,立祠山上,時來至其祠中宿焉。”由此可見,谷春是一位奇人,由于其 死而復生的事情主要發(fā)生在太白山,所以后人視其為太白山神也是很自然的。 4、崔浩 崔浩,北魏時人。崔浩出身北方高門士族,曾在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為官,官至司徒,常年參與軍國 大事,對促進北魏統(tǒng)一北方起了重要作用。他博覽經(jīng)史,善于書法,兼通陰陽術(shù)數(shù)。處理政務主張先修人事,次盡 地利,后觀天時。明元帝時,崔浩勸阻了遷都南下的計劃。建議明元帝立長子拓跋燾為副主,從此冊立太子成為北 魏的一項制度。太武帝時,他三次力排眾議,主張攻滅赫連夏(427),提出主動出擊柔然(429),攻滅北涼沮渠 氏(439)。這一系列戰(zhàn)事中,北魏大獲全勝,不僅解除了周圍各國的軍事威脅,并最終為北魏統(tǒng)一北方奠定了 基礎(chǔ)。崔浩也因此獲得了北魏各個皇帝的賞識,一時權(quán)勢無雙。崔家祖上累世奉道,他母親尤其篤信道教, 崔浩本人從小也偏好仙道之術(shù),長大后曾學過占星和陰陽術(shù),還拜著名道士寇謙之為師。后來他與寇謙之對太 武帝廢佛起了重要的促成作用。崔浩后因國史之獄被太武帝所殺。崔浩死后,也一度被奉為太白山神 5、從神應公到靈應公 從唐代開始,朝廷開始冊封太白山,對太白山賜予人爵。盡管封號有所不同,但這一行為標志著太白山祭祀在國家 祀典中的重要地位,太白山信仰從民間正式走向官方祭祀。據(jù)《新唐書•王珙傳》記載,李渾曾在太白山隱居,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下之上天寶八載(749)他向皇帝上奏說自己曾在太白山間遇太白老人,告知金星洞有玉 板石記圣主福壽之符,皇帝命御史中丞王鉷入仙游谷求而獲之。玄宗大感神異,于是下令將太白山冊封為“神應公”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一十六記載:“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下之上天寶九年(750)冬,十月,太白山人王玄 翼上言見玄元皇帝,言寶仙洞有妙寶真符。命刑部尚書張均等往求,得之。時上尊道教,慕長生,故所在爭言符瑞, 群臣表賀無虛月”。天寶十四載(755)又將之改封為靈應公。 6、從濟民侯到惠濟王 據(jù)現(xiàn)有的碑石史料記載,宋朝初年,太白山地位有所下降,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改封太白神為“濟民侯”, 其爵位封號由“公”降為“侯”。由于被降爵后太白神不再靈驗,嘉祐六年(1062),經(jīng)蘇軾上奏皇帝后恢復其 爵位“明應公”。神宗熙寧八年(1075)又加封為“福應王”。哲宗紹圣三年(1096),再次晉封為“惠濟王”。 7、三王并奉 元朝時,朝廷因太白山上有三個水池(大爺海、二爺海、三爺海),相應地將太白山神的封號一分為三,分別賜予 “普濟王”、“惠民王”、“靈應王”的稱號,民間相應地稱之為大太白、二太白、三太白,并有非常可愛的昵 稱“大阿福”、“二阿福”、“三阿福”。至此,太白神再次一分為三。 8、三官并奉 道教中天官、地官、水官等三官也被當?shù)匕傩债斪魈咨?。大太白池太白廟鐵碑記載:“太白山者,秦中之名山也。 秀嶺拂云,高峰參天。山之巔有積雪,冬夏長存,為八景之一。山之天地池靈湫,春秋不凋,為三秦之勝,實中華 之勝地,西秦之奇觀也。古昔相傳,有真人潛蹤于此,而且頂上有洞,名十一洞天,三官大帝實托居焉。夫三官者, 上職天條篆,下統(tǒng)地府,中司民命,為此山王,叩之即應,感之遂道,如音應聲,如影隨形,雖云之靈,實神之靈 也。大清康熙二十年六月吉日。”從此碑文可以看出,當?shù)厝藗円矊⑷僮鳛樘咨缴駚韺Υ?,這主要是道教入住 太白山后道教化的說法。 9、福應王 清人趙嘉肇曾對太白山神進行過考證,他說:“考太白者,西方神之名也,佐帝少昊,執(zhí)矩而治,無所謂伯、仲、 叔也。漢成帝時,有太白祠神,曰谷春,春為祠神,非太白山神。五代時,或曰崔浩,益荒誕不經(jīng)。唐天寶七載封 太白山神為神應公,十四載改封靈應公。宋皇佑五年封為濟民侯,自是禱雨不應。嘉祐六年,蘇軾代宋選上言, 復封明應公。熙寧八年,進封福應王。紹圣三年,改封惠濟王。至于有元,則析分為三王,曰普濟,曰惠民,曰 靈應(俗稱曰大阿福、二阿福、三阿福),此大太白、二太白、三太白所由昉也。肖像以三池亦分隸之 (俗呼曰大爺池、二爺池、三爺池),稽諸古籍無可依據(jù)(按:池有三,當曰太白大池、太白二池、太白三池為是) 。乾隆五年,總督尹繼善奏入陜西祀典。三十九年,巡撫畢沅奏封昭靈普潤太白山之神,號曰福應王;并新保安宮、 新開山各神廟,載在邑乘。” (三)歷史上的太白廟 祠祀太白神的廟宇在關(guān)中地區(qū)曾廣泛存在,太白山最早的神祠出現(xiàn)在西漢時期。史料記載,早在漢成帝時期,太白山 已有神祠并有大規(guī)模的祠祀活動。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他的《水經(jīng)注》中記載,“(太白)山上有谷春祠。 春,櫟陽人,成帝時病死而尸不寒,后忽出櫟南門及光門上,而入太白山。民為立祠于山嶺,春秋來祠,中止宿焉。 山下有太白祠,民所祀也。”由此可知漢成帝時代,太白山神祠已有相當規(guī)模。后經(jīng)歷代修葺,不斷擴大。唐德宗貞 元年間,皇帝下令修建太白山祠堂,是為最早由官方修建的太白廟,柳宗元在《太白山祠堂碑并序》進行了詳載: “雍州西南界于梁,其山曰太白,其地恒寒,冰雪之積未嘗已也。其人以為神,故歲水旱則禱之,寒暑乖候則禱之, 癘疾祟降則禱之,咸若有答焉者。貞元十二年孟秋,旱甚?;实塾鰹牡繎?,分命禱祀,至于茲山。又詔京兆尹,宜飾 祠廟,遂下令于旬邑。邑令裴均,臨事有恪,革去狹陋,恢閎棟宇,階室之廣,三倍其初。翌日大雨,黍稷用豐。 野夫歡謠,欽圣信神。愿垂頌聲,刻在金石。文曰:時尹韓府君諱皋,祗奉制詔,發(fā)付邑吏。令裴府君諱均,承荷 君公之命,督就祠宇,蒞事謹甚??嗣纳褚?,用獲顯貺。邑人靈之,其事遂聞。詔書嘉異,勞主者甚厚。乃刻茲石, 立于西序右階之下,肆列裴氏之政于碑之陰。惟君教行于家,德施于人。撫字惠厚,柔仁博愛之道,洽于鰥嫠; 廉毅肅給,威斷猛制之令,行于強御。獄訟不私于上,罪責不及于下。農(nóng)事課勵,厚生克勤,征賦首入,而其人益 贍;創(chuàng)立傳館,平易道路,改作甚力,而其人彌逸。韓府君每用嘉褒,稱其理為甸服最。今茲設(shè)廟位神,神歡而寧。 宜為君之誠敬,克合于上,用啟之也。不可以不志。(見《全唐文》卷587) (四)歷史上的太白山祈雨 1、官方文獻中有關(guān)太白山祈雨的記載 太白神以求雨靈驗著稱,而且這種說法和傳統(tǒng)五行學說相對應,正如趙嘉肇在《太白記游略》中的分析所言: “夫太白屬金,金生水,故神湫能沛甘霖。” 當?shù)孛癖姾茉缇拖嘈盘咨缴窬哂信d云致雨的神功,因此產(chǎn)生和形成 了一套內(nèi)容豐富,形式繁雜的祈雨文化,也相應的產(chǎn)生了一些禁忌,如《水經(jīng)注》記載:時“(太白)山下軍行不 得鳴鼓角,鳴,則風雨疾至。” 祈雨作為古代重要的宗教儀禮內(nèi)容,受到了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百姓的重視,皇宮大內(nèi)、官衙、名山大川都是著名的祈 雨場所。太白山因其獨特的氣候條件,逐漸成為關(guān)中地區(qū)最著名的祈雨圣山,而且因其祈雨易得的特殊效果而聞名天 下。太白山屢次得到政府的賜封,和它能興云致雨,護佑國家有重要關(guān)系。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孟秋旱,分 命禱祀,京兆尹韓皋下令邑飾祠宇,周至縣令裴均統(tǒng)承制詔,翌日大雨”此活動柳宗元曾書文刻碑記述,這也是太白 山官府祭祀求雨的最早記錄。 古代地方官員不僅入山求雨,還撰文描述儀式結(jié)束后天降甘霖,下山還愿等內(nèi)容。著名的地方官員入山祈雨并撰文 的有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蘇軾、清代的畢沅等人。祈雨成功后,蘇軾寫下《太白山祈雨文》(祈雨碑現(xiàn)藏眉縣文 化館)碑文記載,蘇軾三月十一日祈雨,四月十六日便下了小雨;十九日再祈,兩天后細雨連續(xù)下了三天,于是他又 寫下了《太白山祈雨迎送詞》五章,其一章云:“風為幄,云為蓋;滿堂爛,神即至。紛醉飽,賜以雨;百川溢, 施溝渠。歌且舞兮。”乾隆三十九年(1774)畢沅祈雨成功,寫下《太白山祈雨文》,并向朝廷奏請將太白山祭祀 納入國家祀典。乾隆帝準奏,加太白山神號為“昭靈普潤福應王”,又特頒御書匾額“金精靈澤”四個大字, 并御制詩一章。清末,慈禧太后與光緒逃到西安后,適逢關(guān)中大旱,于是派桂春山帶人入山求雨,祈雨成功后又 在遠門口保安宮立碑勒石以記其事,這是史料記載的封建王朝統(tǒng)治者最后一次在太白山所作的求雨祈禱。 2、太白山祈雨活動的內(nèi)容 傳統(tǒng)農(nóng)耕社會靠天吃飯,百姓生活和氣候條件息息相關(guān),關(guān)中大部地區(qū)年平均降水量只有五六百毫米,若遇天旱, 就會直接影響百姓溫飽。明清時期,進香祈雨是周邊民眾太白山信仰的重要內(nèi)容。清人趙嘉肇《太白記游略》中說 “每歲六月山開,惟男婦進香者踵至,即有時禱雨祈水而來者”,這些進香者不僅為自己祈求福壽,大多身負為鄉(xiāng) 人祈雨的重任。根據(jù)天旱的程度,祈雨儀式的規(guī)模有大有小,因太白山路途遙遠,大多數(shù)村莊或縣份祈雨往往就近 處理。 祈雨過程非常復雜,尤其是大壇祈雨要派人到太白山頂?shù)拇筇壮厝∷?,整個過程包括伐馬角、取水、接水、迎水 、游水、圍壇等一系列程序繁雜的過程組成,前后歷時二十多天,周圍的村民基本上全部參與,所以,太白山祈雨 過程是一種規(guī)模宏大,程序繁雜,參與者眾多,歷時較長的大型民間宗教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