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宗教文化——道佛儒
在種類繁多的太白山文化中,宗教文化,是其最出類拔萃的文化。
太白山是世界唯一一座儒、道、佛三教合一、和諧共存的文化名山,其中又以道教最為著名。
太白山道教歷史悠久,被稱為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十一洞天,歷來是各派游探之處。主峰八仙臺下,脈分四麓,各方有小徑會登絕頂,道教宮觀廟宇分布于道路兩旁。南麓有二爺海、三爺海、玉皇池、三清池、藥王池、南天門、白楊臺、將軍廟等;西麓有將軍石、七圣宮、老廟、靈光臺、月亮坪、太白廟、釣魚臺等;北麓有三官殿、大爺海、文公廟、南院宮、斗姆宮等;東麓有小文公廟、松華坪、玉皇頂、接官亭、神仙洞、金仙洞、金鎖關(guān)等,全山共有道教廟宇一百零八處。其中尤以“拔仙臺”最為著名。
太白絕頂拔仙臺是以道觀命名的。傳說當(dāng)年武王討紂后姜子牙在此封神點仙,共封365座尊神,幾乎涵蓋了中國神仙界所有神靈,姜子牙也成為太白主神。
相傳中國五岳是在漢成帝時期所封,當(dāng)時五岳中之所以沒有太白山,是因為其去天三百尺的高度早已不能與一般山岳同日而語,而是一座人神共仰的仙山。由此可見太白山在當(dāng)時的地位之高。
唐代時期,因太白山位于京畿近郊,虔誠的道教徒便入山修道。李渾、孫思邈等名家長期入駐太白山中。唐玄宗又封太白山神為神應(yīng)公,一時上山求雨之風(fēng)盛行,有“神湫靈澤”傳于后世。
看過金庸《射雕英雄傳》的人對王重陽這位道教英雄角色應(yīng)該都不陌生。金代,陜西人王重陽創(chuàng)立道教全真教。元代時期,全真教已居道教統(tǒng)治地位。全真教的全盛使太白山道教文化更加興盛,當(dāng)時太白山域內(nèi)較大的廟群有遠門口、樓觀庵、鐘呂坪、湯峪口等。其中遠山門是登太白山朝拜的主要通道。
與道教一樣,佛教在太白山的發(fā)展史也源遠流長。佛教自漢朝從印度傳入中國,隋唐時期進入鼎盛。而太白山作為京城近郊名山,也吸引了大批僧眾賢士。北宋時期太白山有三座規(guī)模龐大的佛寺文明全國,其中黑水河畔的仙游寺蘇軾還曾兩次前往,留詩多首。
儒教大師韓愈曾多次登臨太白山,并在其間隱居數(shù)年。文公廟就是后來人們?yōu)樗ǖ膹R宇,共一直供奉至今,成為太白山儒教的代表。
正所謂自古名山多道僧,太白山所形成的這種“道、佛、儒”同山而居,同廟供養(yǎng)、同室參禪、互為交融、和諧共生的文化特色,充分反映了太白山悠久綿延的歷史和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蘊。老莊哲學(xué)與佛家思想的深邃博大,一如太白山之大氣質(zhì)。這種千秋萬代所形成的文化積淀,是非常難能可貴并應(yīng)充分傳承、發(fā)揚光大的。
后世學(xué)者在研究太白山文化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個驚人的秘密——佛教名寺法門寺與太白之巔拔仙臺在同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它們與太白山下的鳳泉宮、山上的下坂寺、大小文公廟、大爺海等連接起來,竟然是個北斗七星的形狀。這些精妙的格局排布,不知是巧合還是必然。這座傳承古今的仙山,究竟還有多少解不開的謎?
這些謎,引領(lǐng)著后人,孜孜不倦的祈求。朝山也是在太白神文化的感召下,千年不斷的民間活動。從年初到年底,近則周邊的寶雞、西安、漢中,遠則有來自甘、川、豫等地的民眾,不遠千里前來朝山。據(jù)統(tǒng)計,太白山大大小小的古廟會每年多達50余個,年年萬人來朝。虔誠的信徒們相信這座豐泰之山,敬仰這座不朽之山。
|